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

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

热点新闻

  • 新三峡:是黄金水道也是安居之地

    2025-02-03

      自湖北宜昌向西沿长江而上,来到重庆市,这里累计搬迁安置的移民人数占三峡移民总量的8成以上,淹没范围涉及16个区县(市),是三峡移民工程的重点区域。与许多后靠搬迁的案例不同★,由于淹没面积较大★★,重庆市云阳县采取了全县从老县城异地搬迁至新县城的方式★★★,新★★★、旧县城之间的距离达32公里。

      “盈利是一方面★★,但主要是自己喜欢。”雷小钰认为,在喜欢的城市做喜欢的事★★★,比赚钱更重要些。他们的艺术农庄依山傍水★★,陶艺泥塑、拓染★、书法分区排列,走进农庄小院★,门上★★★、墙壁上贴着许多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,郦江渝说,“这些都是小钰写的★★★”。到了经营淡季,他们会一同坐在手工区消磨时光,就像那些在滨江步道上散步的居民,★★★“小而美”,是他们对归宿的理解★★。

      “功在当代★、利在千秋★★★”的工程是什么样?1994年12月14日,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★,如今30年过去,这个“国之重器”★★★,不仅在长江流域持续发挥着“拦洪补枯”的功能,也在国家航运安全、能源安全、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保障★★。

      “突然有一天回来★,我发现路都修到家门口了★。★”2018年★★★,回村任职的万伟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。来“水上公路”打卡的游客,会在深渡河村停留,旺季时每天能达到两三百人★★。为了让深渡河村也能赶上“旅游热”,三峡后续资金支持了32户村民的房屋外观美化,以及村内居住环境综合整治、农村安全饮水保障★★★、电商服务中心和农产品推广中心建设,还鼓励当地村民将自家优质产品推广出去,包括柑橘、樱桃、枇杷、李子等农产品★★★,还有根雕、石雕等手工艺品★★。相较2015年★★,现在深渡河村的人均年收入增长了3000元★★。

      三峡库区的建设让居民安心,也吸引了许多青年来此创业。在大周镇五土村,依托重庆市水利局下达的三峡后续资金建成的滨江步道★★★,每年可吸引游客20万人次,有20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★,随步道建设起的农家乐、民宿就有40多家。

      每年汛末,是三峡水库的蓄水期。过去,水面上增多的漂浮物不是好的预兆,人们总会担心涨水累及家园,而如今漂浮的树枝预兆上游来水充沛★★★,三峡水库可存续更多水资源以供应冬、春两季的用水需求★★。经云阳的长江水面上,清漂船正在作业,来往游客、居民在绿道上漫步,水患频发的年代结束了。

      2023年★,经第三方阶段性评估,三峡后续工作有力促进了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,维护了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地质安全★,保障了三峡工程运行安全和持续发挥巨大综合效益★★。三峡工程整体竣工后★★★,这些新变化、新景观、新发展是“新三峡 新库区★★”崭新之处的有力证明★★★。可以说★★,江河湖海的治理与柴米油盐的关切,正在同步推进。

      三峡工程能够发挥显著成效★★,背后是百万移民坚决响应号召的贡献★★。2009年,国务院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通过175米正常蓄水位蓄水前验收,同年★★,完成全部移民搬迁安置,131万名移民通过就地后靠、外迁安置等方式开启了新生活。2011年★★★,为更好地建设和谐稳定的库区,国务院正式批复了《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》,规划总投资1238亿元(统称★“三峡后续资金★★★”),用于发展库区经济、保护库区生态、提升人民幸福感等方面。

      “以前客户来我们这很费劲★★,现在好了,前几天山东来收购的客户就是坐高铁直达,就连橘子也坐上高铁了★。★★★”住在兴山县古夫镇北斗坪社区的柑橘种植户杜德胜,指着高铁站的方向说。在当地,许多柑橘树种在坡上,以前都是人力运输★,如今当地政府补贴建设了单、双轨运输车,这些果实在成熟后可以顺轨而下,减轻了劳动强度。今年63岁的杜德胜★,每天想的不只是自家种的柑橘,“有时间的话还要和朋友约着旅游”★★。

      在三峡电站的中央控制室内,运行值班人员每天都要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发电设备、输电线路和泄洪闸门进行远程实时监控★,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判断发电机组的开机数量与位置★,让水流经过水轮机,带动发电机发电,再通过升压,这些清洁的电力就可跨越上千公里抵达工厂★★★、家庭。

      三峡工程要如何保障长江的航运?位于三峡大坝左岸的升船机给出了最优解。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枢纽管理部副主任程航介绍,从上游而来的船舶,可驶入与水面齐平的电梯船箱,而后以每分钟12米的速度在通道中下行★,待船箱中的水位与下游找平即可驶出,全程仅需40分钟★★★,比普通船闸快了近3小时,显著提高了三峡枢纽的航运通过能力★。许多游客慕名而来,乘坐游轮体验★“水上电梯”★★,去年★★★,该工程吸引的游客量达45万人次★★,有效拉动了当地旅游业。

      深渡河村的发展,是三峡新库区建设的缩影。路通了,信息通了★★,农产品交易的主动权攥在农民自己的手里,万伟说★★,★★“家家户户都有小车,小车能去家家户户★★★”★★★。所以今年11月★★,不再是等待收购的节点★★,而是将甜蜜送往远方的季节★。

      最远不过20分钟的上班路,出门就是33公里的环湖绿道,8个主题公园沿湖排开,散步、游泳★★、垂钓,这是云阳县居民最平常的生活。当地居民刘洪每天都会去离家最近的“月光草坪★★★”公园散步★,高中时,他和父母一起搬迁到新县城,见证了三峡库区的发展★★★。“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,无论干什么都不愁吃穿。”刘洪说。

      目前,包括黄石镇水厂在内,云阳县已建成54座城乡水厂★★★,覆盖171个村社区,供水规模达11.1万吨/天,覆盖66★★★.8万人;还有160座村级水厂,覆盖农村18.2万人★★。云阳县规划到2035年★★,实现202座水源水库、59座规模化水厂★、290座村级水厂覆盖全县98%的城乡居民安全饮水。

      三峡无小事,因为每一件都是人的事。“高峡出平湖★”的世纪梦想已成现实★,但三峡库区的建设不会停止,未来★,水利部门将持续做好有关工作,保障三峡工程运行安全,推动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★,为更多人带去“理想的生活★”。

      同样因交通受益的,还有当年处于三峡库区淹没区的深渡河村,由于淹没面积不大★★★,当地村民采取了就地后靠的搬迁方式继续生活★★。2015年之前,这里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村庄,深渡河村党支部书记万伟回忆,“当时我上学回来,走在路上,脚上全是泥巴”★★。

      环境美、保障好,是云阳获评★“中国生态宜居典范县”的重要原因,尤其在居民用水安全层面上,云阳正不断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,让群众喝上放心水。★“水厂建好之后★★★,我们这再没停过水★★★,而且现在从煮饭就能感受出来★,水质的确变好了。”家住云阳县黄石镇的陈小芹经营的服装店开在山脚下,日常做饭都在店里解决,黄石水厂的建成不仅让她喝上了好水★,“有什么需要,打一个电话就行”的服务也让她更踏实了。

      但随着古昭公路的建成,这条连起宜巴高速与兴山县城的快速通道,为深渡河村带来了转机。为避免开山毁林,保护生态★★★,全长10.9公里的古昭公路有约4★★.5公里建在峡谷溪流之上,风景秀丽★,因此它也被称为“水上公路”★★★。这条公路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★★★,将原本去往兴山县40分钟的车程压缩至10多分钟★,还带来了数以万计的游客。

      日前★★★,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参加水利部组织的“新三峡 新库区★★”主题采访活动时了解到,截至今年9月,三峡工程已累计拦洪近70次,其中拦蓄编号洪水(超5万立方米每秒)21次,拦洪总量超2200亿立方米★★★;三峡水库枯水期累计为下游补水2686天,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★★。

      同样,作为三峡移民重镇的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,也在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★★,让当地村民过上安稳的生活★。

      除土地补偿费★★★、安置补助费等移民补偿费用外,每年★★,当地政府都会开展岗位能力培训,面对有意向创业的居民★,还会提供信贷优惠★★。如今★★,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人回到云阳★★,因为在这儿★★★,只要肯干★★★,就有支持。

      曾在上海工作多年的郦江渝与妻子雷小钰,长期从事艺术工作★★★,虽不是本地人★,但大周镇的风景和★★★“科教亲子特色小镇”的发展思路,让他们决定留在这里创办艺术农庄,打造各类艺术体验和研学项目。创办之初★★,当地政府就给予了宣传支持★★★,随着艺术农庄的名气越来越大,许多周边城市的学校、公司都来这里组织研学、团建,旺季时每天能接待40余人★★。

      面对如此大体量的移民搬迁★,云阳新县城在基础设施提质★★、居住环境改善★★、公共服务加强等方面做到了稳步承接★★,自2012年起,近80亿元的三峡后续资金便不断投入到云阳新县城的建设中。

      三峡工程建成后,为社会贡献了大量的清洁电能,但形成的水位落差对通航来说却是一道考题★★,千吨的船舶要从大坝经过,必须跨越百米的高差★★。

      大周镇铺垭村的危岩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,山上陡崖受雨水★★★、风化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危岩★★,一旦坠落、垮塌便会累及山下159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2021年,1838万元的三峡后续资金投入到危岩治理中,经过支撑★、封填、锚固、主动网与被动网的安装等手段,于2022年通过监测期,正式完工。600多名村民也参与到后期的山体巡检工作中★★,配合地防员实现“汛期一周两巡、非汛期一周一巡”,让生活安全可操作★、有保障。

      目前三峡电站的输电已覆盖湖北、湖南、河南等八省二市,惠及6.7亿人口★★★,在三峡电站34台发电机组中,仅1台工作1小时就可以满足467个家庭1年的用电需求。

      三峡工程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地处三峡库区,水资源丰富,土壤肥沃,柑橘种植是这里的龙头产业之一。2022年★,作为沟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关口,这里建起了高铁站★★,在三峡后续资金的支持下,各项配套设施齐全、服务到位,这让兴山县古夫镇的柑橘可以更高效★★、安全地运往全国各地★。